喜马拉雅国际残疾人日发布《有爱无碍》助残公益专辑,龚琳娜等音乐人齐发声

12月3日是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,维护残疾人的尊严、权利与幸福是这一节日的初衷。在这一天,喜马拉雅携手歌唱家龚琳娜等11位“大地新声”公益音乐人共同发声,独家制作上线全新助残公益专辑《有爱无碍》,希望用音乐的力量呼吁社会公众更多关注残疾群体,在音乐中听见自我、听见勇气、听见爱。全新的助残公益专辑首发,也成为喜马拉雅多年坚持助残,为残疾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服务、为残疾人主播搭建更便利的声音创业平台,用声音赋能,共创无障碍世界的最新行动。

《喜马拉雅国际残疾人日发布《有爱无碍》助残公益专辑,龚琳娜等音乐人齐发声》

“大地新声”助残发声 《有爱无碍》公益专辑上线

今年“123”,喜马拉雅首次推出不一样的剧情式晚会,整合站内优质传统文化内容,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,并在此基础上,发起中国传统音乐扶持计划“大地新声”。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、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萧梅与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、歌唱家龚琳娜作为公益发起人,旨在以全新方式助力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出新,帮助民族民间音乐人、声音类非遗传承人等实现更好发展。

音乐是跨越语言的情感,通过“听”的方式更能声声入耳、入心,借此机会,喜马拉雅携手龚琳娜等11位“大地新声”音乐人共同制作助残公益专辑《有爱无碍》,希望用音乐的力量呼吁社会公众更多关注残疾群体,在音乐中听见自我、听见勇气、听见爱。公益专辑收录了龚琳娜全新创作的歌曲《在路上》,“面对残疾人朋友,我觉得重要的是尊重。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经历过的都是成长,希望大家能够一起热爱、创造美好生活。”龚琳娜说。

除发起人外,参与喜马拉雅助残公益专辑创作的,还有“吉祥三宝”夫妇之女诺尔曼、“沪漂”苗族清洁工杨梅、来自哈萨克的音乐家庭热哈提一家、最年轻的古琴艺术传承人林晨、长安古乐非遗传承人李铠等。他们以各族语言与不同的乐器、音乐表现形式,共同表达对更加包容、平等、有爱世界的赞美与期待。

杨梅来自贵州省凯里市凯棠镇,是一名苗族歌者,如今是上海地铁站里的一名保洁员。工作之余,唱歌是她和朋友们为数不多的休闲娱乐,也是她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。即使人生如水漂泊,仍可以以歌为家。专辑中《认真活着》这首歌,正是她和朋友杨普巧用苗族酒歌曲调自编的歌曲,唱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残疾朋友的祝福,努力歌唱,认真生活。

热哈提一家是哈萨克民间音乐的爱好者和传承者,这次他们选择了一首传统的铁尔麦作品《纳尔泰》放入公益专辑。父亲热哈提·赛提汗说:“在哈萨克文化中,‘纳尔’是单峰骆驼的意思,是英雄的象征。骆驼无畏、坚韧、恪守责任,始终鼓舞着大家,也许生活处处磨难,但我们依然要对生活充满希望。”

《喜马拉雅国际残疾人日发布《有爱无碍》助残公益专辑,龚琳娜等音乐人齐发声》

身有残缺声无障碍 喜马拉雅以爱陪伴暖人心

随着AI、车联网、智能硬件的加速渗透与 5G 网络的普及,音频行业的蓬勃发展惠及了广大内容创业者,也惠及了残疾人群体。如今,喜马拉雅开启无障碍模式已超过7年,并不断伴随产品的迭代持续优化完善。

每一年国际残疾人日,喜马拉雅都会推出一系列针对残疾人的暖心行动。2019年,喜马拉雅联合中国残联推出残疾人文化大礼包,为全国残疾人免费提供文化大餐。残疾人只需登录喜马拉雅App,通过残疾人通道认证,即可领取。同年,喜马拉雅开始为残疾人开展主播培训,借助读屏软件,帮助视障群体像普通人一样演播有声书。如今,喜马拉雅平台上已有超过8000名主播,年收入最高的近百万元,并涌现出马寅青等残疾人主播代表。

2020年,喜马拉雅根据真实故事改编,发布残疾人公益短片《123加油》,以一个应届毕业生的视角,讲述他的妈妈在疫情期间线上培训热爱速滑的“唐氏”学生李想的故事。通过短片宣传残障人士服务专区,用声音的方式连接美好生活,也连接起爱与陪伴。

2021年国际盲人节,浦东新区“谱梦列车”残疾人公益反哺活动走进喜马拉雅,20多位残疾人代表与喜马拉雅小伙伴一起,展开了一天的互动交流公益活动,以更特别的方式帮助残疾友人融入社会。喜马拉雅组建的助残公益志愿者小组,则与浦东新区助残(志愿者)服务中心展开更深入的线下合作。

12月3日前夕,喜马拉雅和陶勇医生打造的“盲校录音棚”项目正式启动,鼓励有声音表演天赋的孩子们,在兴趣实践中找到人生未来的方向。“有梦的声音,可以让身处黑暗的心灵插上翅膀。爱与希望会改变一个人。”陶勇医生表示,随着社会进步和互联网无障碍科技的发展,视障人群融入社会、实现就业已具备越来越多元化的可能性。